相關內容
-
倒計時100天丨觀眾預登記全面開啟!
展會在線預登記現已全面開放!2025年6月18至21日,與您約定廣州·廣交會展館
-
中國陶瓷企業破局之道: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發力
“引進來”與“走出去”雙輪驅動,將為中國陶瓷行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與澎湃動力
-
中越雙邊貿易額有望創下2000億美元紀錄,陶瓷行業占比多少?
2024年1-9月,中國與越南雙邊貨物進出口總額為1,903.75億美元,同比增長17.6%
-
日用陶瓷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路在何方?
2014至2023這十年間,中國日用陶瓷產量始終保持穩步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

隨著現代工業體系的發展,耐火材料工業的技術質量也逐步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為陶瓷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近年來全球經濟形勢波譎云詭,陶瓷行業下游產業發展受阻,步入平臺調整期,這一波動迅速傳導至上游,致使陶瓷耐火材料產業漸趨飽和,結構性過剩問題凸顯,陶瓷耐火材料企業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瓷磚市場波動,陶瓷耐材尋機破局
2023年,全球瓷磚行業經歷了顯著調整,產量收縮至159.37億平方米,較2022年下滑了5.5%。近年來,中國瓷磚市場規模雖有所波動,但整體保持較大規模,作為全球最大的瓷磚生產和消費市場,中國占據約50%的市場份額。不過,產能與消費量的雙降卻不容忽視,就產能而言,2024年瓷磚產能為122億平方米,比過去兩年下降了2.77%。消費端受房地產開發投資趨冷以及全裝修配套規模縮減等不利因素制約,下滑趨勢顯著。2024年1-11月,中國瓷磚消費規模8370.8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38%。

這些數據的背后,是陶瓷耐火材料企業面臨的嚴峻現實。作為陶瓷產業的上游供應者,耐火材料的需求總量隨之下滑,市場考驗重重。此時,透明的市場信息、先進的技術裝備以及高效的引領平臺,成為中國陶瓷耐材企業破局重生、重鑄競爭力的迫切需求。
“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作為一個國際化的陶瓷裝備材料旗艦級展會,致力于推動陶瓷裝備材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旨在構建一個連接國內外市場的橋梁,促進資源共享,并在智能裝備、先進技術、新型材料等方面實現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通過這個平臺,全球耐火材料產業能夠拓展邊界,取得新的突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而出。
雙碳引領變革,耐材產業升級圖強
當下,我國正全力推進碳中和戰略,強化生產環節的節能減排舉措,這不僅契合全球綠色經濟發展的潮流,更是耐火材料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2024 年度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已將耐火材料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轉型以及國際標準化建設等列為重點攻堅方向。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檢測檢驗集團即將于 2025 年 3 月實施的《綠色產品評價 耐火材料》國家標準(GB/T 44333-2024),為耐火材料產業的未來發展勾勒出新的規劃藍圖與嚴苛要求。
在諸多因素交織與政策導向的雙重作用下,全球陶瓷企業對耐火產品的制造工藝與質量標準提出了更高要求。耐火材料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戰略布局,深入推進產業升級,聚焦技術迭代、節能低碳、綠色制造等核心領域,持續優化產品品質,推動產業從規模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科技賦能驅動,耐材多元創新發展
盡管挑戰重重,但在科技與可持續發展的雙輪驅動下,陶瓷耐材行業依然蘊含著廣闊的發展潛力與機遇。
裝備創新,驅動產業升級
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研制耐火材料行業關鍵設備及其制造技術,全面提升行業的裝備水平及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是我國做強耐火材料行業的一項緊迫任務。
在第39屆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上,多家企業將亮出最新的科研成果與智能化技術,如金鴻新材料對稱料、填料、沖壓、檢測等工序全部實現自動化控制,生產效率提高2倍,產品成品率提升到98%以上;在智能化裝備方面,華澳科技建設智能化生產車間,實現了全工序智能化操作,產量和質量大幅提高,綜合生產成本降低30%;在數字化技術方面,華巖工業建立數字化過程控制系統,確保產品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控制和可追溯性。這些企業的實踐成果,彰顯了耐火材料行業在智能生產線領域的蓬勃創新活力。
行業轉型,節能綠色制造
耐火材料行業與環保緊密相連,其產品對于下游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的節能減排意義重大,因此綠色制造轉型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第 39 屆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積極響應這一趨勢,匯聚多家綠色耐材企業,為下游產業提供一站式綠色解決方案。
從生產應用層面來看,宏大采用1600型高溫隧道窯制造高品質絕熱耐火材料制品及不定型澆注料,尾氣排放達到更高環保標準,余熱循環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勇博的陶瓷生產用棚板及其擠壓成型裝置大幅優化散熱效果;山田首創的大型碳化硅反應燒結智能成套生產線通過智能溫度監控,實現能耗的有效降低。
從材料應用維度出發,金剛集團的碳化硅輥棒以卓越的抗腐蝕性延長了產品使用壽命;百德的碳化硅承燒板采取雙螺旋擠出工藝和高噸位壓制工藝制作,減輕窯具重量,提高爐池裝載率,具有明顯的節能效果;綠能的納米板隔熱效能遠超傳統材料3-4倍,節能效果突出;西海岸的莫來石輕質耐火材料節能優勢明顯,比普通耐火材料節能 15% 以上;沈陽星光的STARLIGHT系列碳化硅制品在日用瓷與衛浴潔具行業展現出輕質節能、壽命長久的卓越特性。

技術革新,接軌先進水平
隨著材料科學、工藝技術等各領域不斷發展,耐火行業的新型耐材不斷涌現,產品標準水平提高,滿足新型的工業需求。此次展會上,華美面對“卡脖子”難題,強化科技創新,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公司開發的十幾種高新技術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中加的無壓燒結碳化硅方梁輥棒,因其材料中無游離硅,所以具有更高純度、更優異的力學性能、耐腐蝕又耐磨,能在苛刻環境使用,服役壽命長;RSB的輥筒采用了頂級原材料進行專門配制和生產,確保輥筒在每個不同的燒制周期內都能達到完美的性能,適配多種工況;創導制定的新企業標準使產品質量達國際水平,其抗熱震高溫材料為陶瓷工業高溫領域提供了熱工解決方案;致達引進德國生產技術,采用歐洲標準開發的反應碳化硅產品,具有耐高溫、耐磨損、耐酸堿腐蝕、抗氧化、強度高、導熱性能好等特性;意達陶形成了優于國標的企業產品標準,耐火產品具有低熱導率、低熱容、低雜質含量、熱態耐壓強度高等特點;雷晶以高科技化學膠體法甩絲制成的多晶莫來石纖維,技術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實現超輕質耐高溫絕熱。
把握外貿契機,耐材乘勢開啟新程
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中國陶瓷產品出口量累計 1775.9萬噸,同比上升3.1%。在國內陶瓷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出海成為眾多陶企尋求突破的重要路徑,而那些掌握創新技術、智能設備與高效生產模式的企業在海外市場更具競爭優勢。

隨著歐美地區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和貿易關系的不斷深化,加之亞洲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推進,海外市場消費新趨勢日益凸顯,新需求與新技術成為陶瓷企業交流的焦點話題,也為耐火材料企業孕育了新的增長點與機遇窗口。
那么,如何精準把握新市場信息,助力耐火材料企業實現跨越發展?答案盡在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展會集技術交流、資源整合、品牌推廣、商務合作為一體,深入全球多個陶瓷主產國,精心布局國際網絡,為中國陶瓷耐火材料企業搭建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交流橋梁,推動產業革新與升華。

陶瓷耐火材料的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化、技術創新的加速迭代、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以及環保生產的穩步轉型是推動行業進步的關鍵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