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內容

歲末的寒風,并未吹散南國陶都佛山的熱情,反而讓華夏明珠大酒店成為了一片熾熱的海洋。12月26日下午,“第十四屆陶瓷人大會暨 2024 陶瓷品牌大會” 在這里盛大舉辦,瞬間點燃了陶瓷行業的激情之火。
這不僅是一場集思想碰撞、數據解讀、機遇探尋、挑戰應對于一體的行業盛宴,更是一次凝聚行業力量、催化創新變革、共繪發展藍圖的高光盛會。全國各陶瓷產區的行業精英紛至沓來,帶著對陶瓷行業的熱愛與執著,在這個舞臺上交融智慧靈感,共同探尋陶瓷行業在時代浪潮中前行的方向。
1
遠見啟思
馬光遠,這位在經濟領域聲名遠揚的“智囊”,以“中國經濟新周期與產業新機遇——2025年中國經濟大突圍”為主題發表演講。他指出,現在的經濟狀況并不是最差的,當前的周期放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里是最好的周期之一。2025年我們要“放下幻想,擁抱周期”,這是屬于勇敢者的周期,只有真正的企業家才能穿越周期。

他認為,房地產已進入全新周期,上下游產業要適應房地產高質量發展。中國的宜居、綠色、低碳、智能的好房子占比太低,瓷磚仍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對于陶瓷行業,馬光遠給出了六點建議:1、必須意識到中國經濟大周期轉變;2、必須告別低級內卷,走創新驅動的道路;3、必須抓住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風口;4、必須適應中國房地產新周期;5、必須抓住中國消費大時代;6、必須講好中國陶瓷行業好故事。
2
卓識啟智
陶瓷行業創新征程上的“引路人”,簡一集團董事長李志林,以“回歸常態 回歸常理”為主題,呼吁業界順應變化,依據常理經營,用有限資源創造盡可能大的附加價值,滿足人們無限的需求。

針對“陶瓷行業還能不能干”的疑問,李志林堅定認為,陶瓷行業雖已不再是朝陽行業,但也絕非夕陽產業。住房作為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市場仍然巨大,未來瓷磚市場總需求還有約35億㎡,機會仍然很多!當前幾乎所有行業都正在經歷“內卷式”競爭,與其改行,不如深耕自身領域,實現“人有我優”,根據社會發展步伐優化格局,放大自身價值。
他認為,在逆全球化浪潮和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心,中國的制造業也正在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今天的挑戰就是明天的希望,未來世界陶瓷必看中國!
3
數據啟示
《陶瓷信息》借本次大會發布了“2024陶業長征——陶瓷磚(瓦)產能大數據”,報告涵蓋全國938家陶瓷廠最新產能數據、主打品牌、燃料結構等20余項指標。

報告顯示,截止2024年末,全國共有建筑陶瓷生產企業938家、生產線2193條。過去的2023、2024兩年間,全國建筑陶瓷生產企業減少102家,減幅9.81%,生產線減少292條,減幅11.75%;瓷磚年產能由125.6億平方米,減少至122.1億平方米,減幅2.77%。
在產品結構變化方面。過去兩年間,主要品類中,全國拋釉磚生產線增加5條,增幅0.74%;仿古磚生產線減少24條,減幅8.05%;大/巖/薄板生產線減少53條,減幅24.42%;中板生產線減少16條,減幅9.09%;外墻磚生產線減少35條,減幅18.04%;地鋪石生產線增加31條,增幅25.41%……
4
致敬榜樣
中國作為陶瓷生產大國,雖然擁有龐大的品牌矩陣,但在終端市場上被廣泛熟知的優秀品牌卻為數不多。為了表彰優秀品牌并推動整個行業的品牌建設,《陶瓷信息》在“2024陶瓷品牌大會”上集中表彰了一批在2024年度表現卓越的優秀陶瓷產區、優秀陶瓷企業、優秀陶瓷品牌、優秀創新型裝備技術和原輔材料企業。弘揚品牌、表彰創新、致敬匠心!

5
展會賦能
陶瓷人大會由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陶瓷信息》主辦,“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則是該活動持續多年的協辦方。作為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陶瓷裝備材料行業盛會,“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已有近40年的舉辦歷史,為陶瓷行業上下游企業搭建了技術交流與商貿合作的平臺,云集世界各國優秀企業和行業精英,匯聚全球陶瓷人的創新力量和非凡智慧,為推動各國陶瓷行業的蓬勃發展和技術進步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39屆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覽會將于2025年6月18日至21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A區盛大舉辦。預計將吸引來自約20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家優秀企業參展,在總面積超過80,000平方米的8個展廳內,集中展示陶瓷生產/加工設備、原輔料、裝飾材料、耐火材料、耐磨材料、零配件、工具、設計方案等全系列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預計將接待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0萬人次業內觀眾和專業買家到場參觀采購、交流合作。
歲末之際,這場陶瓷人大會如燈塔照亮前路。從大咖的深刻洞見到數據的精準剖析,從榜樣的力量到展會的廣闊平臺,無不預示著陶瓷行業在新的一年將在挑戰中尋新機,于變革中謀發展。2025 年6月18-21日,讓我們帶著這些智慧與力量,齊聚第39屆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覽會,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共繪陶瓷行業新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