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內容
潮州|一抔陶土續華章,一爐窯火傳千年
中國瓷都·潮州 千年窯火何以生生不息
日用陶瓷年銷量占全球30%
藝術陶瓷年銷量占全球40%
建筑衛生陶瓷年銷量占全球55%
潮州制瓷歷史悠久,早在唐代,潮人便開始燒制瓷器。改革開放后,日用陶瓷企業在潮州大地上蓬勃涌現,助推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彼時,“家家捶泥,戶戶拉坯”成了潮州的奇觀街象,潮州陶企率先接觸國外客戶,不斷開拓外銷渠道,做到“世界客戶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產品創意和生產領先于國內其他產區。
2004年6月,潮州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瓷都”稱號。同年,科技部批準在潮州建設“國家日用陶瓷特色產業基地”。
如今,潮州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日用瓷和衛生潔具出口基地,其陶瓷工業的體量規模在全國各大陶瓷產區中位居前列,陶瓷工業也成為潮州第一大支柱型產業。
劍指千億瓷業 潮州如何突破發展瓶頸
多年的發展使潮州日用陶瓷形成了一條貫穿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潮州也借此提出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底陶瓷工業總產值達到千億元級,規上陶瓷企業達到1000家以上。
然而洶涌來襲的疫情使原本蒸蒸日上的陶瓷產業迎來了冷思考。在后疫情時代,潮州日用陶瓷產業必須調整方向、突破瓶頸,以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驅動力,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01 注重品牌塑造
潮州日用陶瓷行業規模雖居全國之最,但卻面臨著“大產區、小品牌”的窘境。廣東松發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林道藩認為:潮州日用陶瓷單體規模偏小,沒有形成強勢的企業品牌,整體情況仍是“小、散、亂”。
究其原因,在于不少潮州日用陶瓷企業多采用OEM、ODM生產模式,即貼牌代加工,自主品牌意識不強,導致產業鏈附加值低。為實現行業的長期良性發展,潮州日用陶瓷業必須從品牌戰略發力,以區域品牌引領陶瓷企業騰飛。
為了樹立品牌形象,廣東派陶科技有限公司在廣州設立體驗展示中心,同各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積極交流、展示和推介產品,吸引眾多海外客戶赴潮州洽談合作。
除了企業自身發力,潮州政府也在不斷加大對本土日用陶瓷品牌的扶持力度,積極引導和謀劃,以期打造更多標桿企業。2020年印發的《潮州市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就提出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龍頭骨干企業,進一步擦亮潮州“中國瓷都”品牌。
02 加快轉型升級
品牌戰略發力離不開優質產品和強大實力的支撐。近年來,潮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陶瓷產業走高新化、專精化發展道路,加快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三化融合”助推陶瓷產業提質發展、提檔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軌道。
面對智能制造大潮,不少潮州陶瓷企業主動擁抱新技術,以“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供應鏈中高端邁進。如松發陶瓷不斷引進先進自動化生產線、智能轉移印彩生產線,打造日用陶瓷智能化工廠;廣東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超千萬元的研發經費,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對窯爐裝備進行“綠色化”升級。
03 緊跟市場潮流
隨著國潮的盛行以及文旅產業的發展,不少消費者樂于為承載著特定文化元素的產品買單。潮州陶瓷產業抓住這一市場潮流,積極迎合市場需求,將廣濟橋、牌坊街、潮州八景等潮州元素與瓷器相融合,既滿足了消費者對產品實用性的要求,又彰顯了消費者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
陶瓷產品具有濃厚的文創屬性,在發展IP經濟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這一優勢正切合年輕人的消費特性,也有利于陶瓷企業拓寬產品受眾年齡層。如松發陶瓷通過與國潮IP聯名合作打造系列文創產品,逐步走出自己的品牌路;潮州市雅誠德公司爭取到迪士尼的IP授權,生產出了趣味性與實用性兼具的陶瓷產品,廣受消費者喜愛。
大放異彩 潮州陶企亮相廣州陶瓷工業展
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基礎技術研究與自有品牌打造是潮州陶業的必由之路。然而,一個廣闊的展示舞臺對于打響潮州這一“中國瓷都”的名號也至關重要。
6月20日上午,“2023中國日用陶瓷發展高峰論壇”于第37屆廣州陶瓷工業展現場成功舉辦,潮州市索力德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郭俊平在論壇上發表了精彩演講。
同時,大洋、楓樹、華瑞、集誠、上豐、索力德、鑫鵬、宇泰等多家潮州陶企亮相本屆展會,向世界展示潮州陶瓷產業發展的新潮流、新趨勢,進一步提升潮州陶瓷產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2024年6月25至28日,相約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共赴第38屆廣州陶瓷工業展,一睹潮州陶企新風采新形象!